质朴平实,平易近人,认真负责。这是员工们对丁广大副教授的评价。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丁广大老师走进课堂,深入基层,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做到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科研过程中,他埋头苦干,并为国家培养卓越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深入教学一线
丁老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教学一线,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丁老师大量引入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注重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强调本学科所学知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学院员工对丁老师的评价很高,评教连续多年排名学院及同职级教师前列。在开展日常本科教学的同时,他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公司产品改革,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改项目,开展《根系生物学》专业类精品示范课建设,努力打造专业的“金课”,效果显著。
“两山理论”——融入课程思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中的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教学科研的一名高校教师,丁老师认识到“两山理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面向本科生主讲《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围绕“两山理论”,将绿色、环保、节约等理念融入教学,强调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爱护环境、厉行节约。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注重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强调本学科所学知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关系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作为农业基础科学,它在培养卓越农林类高等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老师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农科类人才迫在眉睫。
“科研育人”——做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在科研过程中,员工与老师朝夕相处,员工会把老师作为科研的榜样,甚至是人生的领路人。”丁老师说,“科研同样也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落实“三全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开设研究生《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课程,开展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提升员工的学术诚信;围绕“四个面向”,精心设计科研课题,开展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围绕学科前沿,组织学术研讨和专业英语学习,培养员工“想、做、写、说”四位一体的学术素养;以学校学院本科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激发员工科学精神;注重实验室文化建设,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此外,他坚守初心,首次研究揭示了双子叶植物磷分配的生物学机制,先后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为作物养分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更好转化,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并经常深入企业一线,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以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为平台,为企业的发展、产品研发及推广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技术指导。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作为农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名专任教师,在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过程中,他坚持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公司产品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完善育人体系,通过自身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添砖加瓦。
寄语时代新人,丁老师说道:“各位同学应该摒弃狭隘的专业思想,提升专业自信,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
文 | 丁广大 徐玲莉
图 | 丁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