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万修虹 胡志宏)11月24日晚,“有水有土才有家”学术晚茶活动在主楼240举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学院副经理史志华教授受邀与同学们畅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
史志华介绍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万修虹 摄)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受到外营力的破坏后,被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史志华以图片为例,从土壤侵蚀定义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土壤侵蚀的国内外现状,“土壤侵蚀是5种主要土地退化形式之一,其分布区域最大、面积最广。全球来看,土壤侵蚀速率远高于成土速率,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我国受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为177.6万km2,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总耕地侵蚀面积的37%。”
“水土流失治理刻不容缓”,史志华强调,“全球土壤侵蚀面积在逐步向农耕地逼近。土壤侵蚀能带走肥沃的土壤,造成养分流失、土地退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他说,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目前我国在科研投入、治理成效等方面均在全球领先。“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与科研投入产出已经从‘赶超世界一流’的目标到拥有了‘引领国际潮流’的自信,这体现出我们的大国担当与国际责任”,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与科研情况,史志华说道。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随着史志华的讲解,2022级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尹照心同学提出自己疑问。“土壤侵蚀在国际上是一个通用学术概念,强调外力作用,包括重力侵蚀、风蚀等。水土流失是我国基于生产生活实际较早提出的一个生态概念,主要指在降雨等外力或者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下,造成水分和土壤流失的现象”,史志华说到,“两者之间定义上有所区分,但在我国生产生活实际中,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这两者可以划等号。另外,由于我国国际影响力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话语体系’不断由我们构建,所以现在国际上也不严格区分两者。”
2022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斯萱说:“水土流失与治理相关研究,需要长期野外监测实验,请问一下在这方面史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们年轻人呢?”史志华以自身野外工作为例勉励大家学会苦中作乐,野外工作虽然辛苦,但跋山涉水却也别有一番趣味,这也正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客观需要与现实写照。
“科学没有止境,关于土壤侵蚀治理的研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史志华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及生活体会,寄语同学们:“要能吃亏、能吃苦,有包容之心才有大气格局,小事计较多了就没有时间思考大事,只要瞄准目标、开阔视野、一以贯之,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而那时才能真正体会幸福的含义。”